2025贵州能读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学校有:瓮安职业技术学校、余庆中等职业学校、黎平县中等职业学校、麻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沿河土家族自治中等职业学校、贵州盘州职业技术学校、贵阳白云职业技术学校、贵阳市长城职业学校、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遵义重美职业技术学校等职业学校。
一、2025贵州能读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学校名单汇总
序号 | 职业学校名称 |
1 | 瓮安职业技术学校 |
2 | 余庆中等职业学校 |
3 | 黎平县中等职业学校 |
4 | 麻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5 | 沿河土家族自治中等职业学校 |
6 | 贵州盘州职业技术学校 |
7 | 贵阳白云职业技术学校 |
8 | 贵阳市长城职业学校 |
9 |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 |
10 | 遵义重美职业技术学校 |
二、2025贵州能读学前教育专业的部分职业学校简介
1、贵阳白云职业技术学校
贵阳白云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贵阳市白云区职业技术学校是1986年经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创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学校,是省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省级示范中职学校。学校集技工教育、各级各类培训、学历教育于一体,实行多块牌子、一套人马办学。是贵阳市第一所大数据产业实用人才培训学校、是贵阳市高新区技工学校,是白云区职教中心,是贵阳市名师工作室项目建设学校,是国家第160职业技能鉴定所。
学校占地273亩,建筑面积68614.46平方米;拥有400米环形塑胶跑道标准大型运动场,有综合大楼、实训大楼,多功能现代化食堂,学生公寓;还有专门的涉农实训基地50余亩,各类实训设备总价值达2000余万元,职业技能培训人数达年均4000多人次。学校现有专兼职教职工221人,现有三年在册全日制学生4504人。学校开设有学前教育,医药卫生,信息技术、汽车维修与建筑工程等四个大类特色专业群;学校还建有150个席位的服务外包呼叫中心。
贵阳白云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奠定职业素养;以德为先,培养职业品质,以能为重;练就职业本领。
校训:厚德 诚信 重能 求真
校风:团结 文明 求实 和谐
教风:博学 敬业 奉献 爱生
学风:乐学 善思 明理 践行
贵阳白云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模式
近年来学校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教育、学习、企业”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链,以实践教学为主线,形成了“工学结合,以工促学,工学相长”的教学模式,培养“就业有技能,创业有基础,升学有希望”的终身发展型人才。近几年学校培养的学生专业合格率都在98%以上;对学生进行就业安置,每一年的就业率达98.3%以上。
2、遵义重美职业技术学校
遵义重美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遵义重美职业技术学校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忠深大道遵义市职教园区内,创办于1996年,教职工72人,在校学生2700多人。开设的专业有学前教育(幼儿)、中式烹饪(厨师)、美发与形象设计、美容美体、服装制作等,其中美容美体、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是我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唯一开设的专业,填补了省内空白;在2013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贵州省实施教育“9+3”计划中职 “百校大战” 重点打造的五所民办职校之一;是贵州省民办中职学校中唯一具有开设学前教育专业资格的学校、是“第六届和第七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唯一参会的民办学校、是“中国社会组织评估4A级单位”;是贵州省职业学校中唯一获得“省级著名商标”的学校。
遵义重美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紧紧园绕“开办一个专业、创业一个企业”的办学思路,于2015年建成大型实训基地,下设食全食美餐饮公司、卓越教育集团、超越美业养生集团、红色旅游主题大酒店等校企业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见习、实习、就业岗位平台,扶持自主创业学生园创业梦想。
办学20年来,我校先后为国家输送各类专业技能人才3万余人,毕业就业率达98%以上;学生自主创业率达25%以上。各类专业技能人才分布在省内各地及香港、重庆、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北京、上海、内蒙古等10个多省、市、自治区。如今,有的毕业生已成为行业精英和公司高管、有的自主创业成功后成为拥有几百万和上千万资产的老板、还有的把店铺开到台湾,成为令同行刮目相看的精英。
遵义重美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管理
我校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学校+军队+家庭”,所谓“学校”即是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设置专业,市场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开设什么专业。让学生一踏入校门就清楚地知道,我校是“打造行业精英,培养老板人才”的摇篮。以严谨的教学管理、灵活的运行机制和精湛的技艺传授,让学生一出校门就实现“毕业——就业——创业”的无缝对接。所谓“军队”,就是推行准军事化的管理,培养学生雷厉风行的作风、铁的纪律和顽强的军人意志,增强学生敢于挑战困难和挫折的信心。所谓“家庭”,就是要求全校师生自觉遵循“相视有笑,见面有声”的礼仪规范,让学生在学校受到严格管理的同时,切身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这样的“三位一体”办学模式,很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
在开展公益活动方面,一直都非常关心和帮扶弱势群体学生(比如单亲家庭子女、贫困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和残疾人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比如,失足青少年、吸毒人员、“两劳”刑释解教人员等)、帮扶学生自主创业、为抗震救灾、儿童福利院、敬老院捐款捐物等,迄今已累计回报社会近300万元。